没有规律同学的应对措施
来源:
名图教育
日期:2020-07-01 18:10:11
点击:
属于:答题技巧
今日春节来得早,期末考试也来得快,信任同学们都在密锣紧鼓地温习吧。我们都希望获得高分,但有五类同学最简单丢分,快来看看是哪些同学,如何改进?
今日春节来得早,期末考试也来得快,信任同学们都在密锣紧鼓地温习吧。我们都希望获得高分,但有五类同学最简单丢分,快来看看是哪些同学,如何改进?
不会规划学习的同学
眼看着立刻就要期末考试了,很多孩子都陷入了混乱不安之中,不知道该从哪里开端温习,于是心浮气躁地东一榔锤西一棒头,花费的时刻不少,最终也没啥作用。
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尤其是温习,更是要有一个系统的规划,这样才会事半功倍。班上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,基本上都有提早做方案的好习惯,知道自己一共有哪些使命,清楚先温习什么后温习什么。
对策
1.构成常识体系
在期末考试前一个月左右,将每个科目的重要内容做成一览表,把纵横关系都收拾清楚,做到一望而知。这样头脑中就会有一个整体的框架,温习起来也就更加称心如意。
2.温习的时候最好由近及远地温习
很多同学在温习时,往往会从头开端,先温习最早学的常识,由远及近地温习。这样温习有优点,开端很刻苦、很周密。但也有的同学跟着时刻越来越紧,越往后,越松垮,最终仓促完毕。还有的一看时刻不够用,便抱着听其自然的态度,或干脆把后面部分省去,以“碰运气”的侥幸心理来对待考试。
其实,后面部分的内容和前面比较,是对前面常识的归纳,难度也高,出题的可能性当然也大。另外,后学过的常识温习起来形象还比较深,温习起来比较省时刻。因而,把大部分时刻花在前面的内容上,有些得不偿失。
3.坚持优势科目
有些孩子偏科,不要希望利用一个月的温习时刻就能解决,能够放在假期中帮孩子渐渐补上。但这并不是说丢掉不论,而是把薄弱学科中的根底常识掌握结实,一起坚持住优势科目。
不会时刻管理的同学
很多同学平时不怎么刻苦,但到了期末的时候,就像上了发条一样,一分一秒也不敢放松。走路看书,吃饭看书,熬夜看书,一天二十四小时都用来温习也嫌少。由于他们觉得,临阵磨枪,不快也光。
可是,他们却疏忽了,决定成绩的并不是在学习上花了多长时刻,而是这些时刻是否“有用”,是否足够专心。假如没有会集留意力,给你25个小时也白搭。
.png)
对策
1.订个方案
今日要看几页书,做几道题,背多少单词,都要订个方案。并且,这个方案必定要写下来!不是记在手机备忘录里,也不是记在脑子里,而是写在纸上。拿出一支笔,一张纸,前一天晚上或是每一天早上,都要一条一条地写下来。
人都是喜爱掩耳盗铃的物种,惟有白纸黑字无从抵赖。即使方案没有做完,也好有个凭证,催促明天的自己。当然,这个过程少不了孩子的自我鞭笞和家长的严格监督。
2.时刻西红柿法
以25分钟为单位,逼迫自己至少坚持25分钟高度会集留意力,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,之后歇息五分钟。西红柿时刻便是一个训练,从25分钟的专心做起,逐渐能够坚持一小时,一上午的专心,这样温习才会更有用率。
3.挑选合适的时刻背诵回忆
英语、语文这样的学科是需求大量的背诵回忆的,而背诵是有技巧的,死记硬背行不通。在人脑回忆的三个黄金时段,即早上6-7点、下午18点和晚上9点左右进行背诵,作用会事半功倍。
4.留意劳逸结合
家长要催促孩子按时睡觉,即使没完成使命,也要强制孩子歇息,不能开夜车。最好能保证6-7小时的晚间睡眠时刻和30分钟-1小时的午休时刻。
一起还要留意孩子的饮食,并不需求供给特殊的养分,只需多供给一些水果、蔬菜、鱼类、肉类,少吃生冷食品,坚持饮食健康即可。
根底常识不厚实的同学
有的孩子在温习中大量地做难题。但其实,科学拟定的试卷都是难易结合的,卷面上并没有那么多难题,而是以根底常识为主,即使是有难度的问题,分值也会控制在必定范围内,所以千万别为了芝麻丢西瓜。
对策
1.以教材为主
无论怎样的试卷,怎样的标题,都有一个柱石,那便是教材。一切的标题都万变不离其宗。在温习的过程中,孩子有必要牢记一点:教材是温习的阶梯,是温习的重要东西,是最重要的参考资料。
并且,在考试有时刻约束和压力的情况下,人通常天性地挑选自己大脑中最早搜索到的回忆存储。而这个回忆和认知假如是错误和疏漏的话,那么和这个根底概念相关的标题就会全军覆没。
所以,孩子有必要回归根本,回归教材,以讲义为主线,把教材上基本的定义、公式、例题、规律弄清楚,打好根底,才能灵活运用。
2.充分利用错题集
有一位资深老师说过:“做十道新题,不如做一道错题。”试卷中真正很难的标题,也就占10%~15%左右,不会做影响不大,由于很多同学也不会。可是,以前考过的那些题,有心的同学基本不会犯错,假如你家孩子仍然犯错的话,差距就这样拉开了。
因而,期末温习的过程中,孩子们必定要拿出必定的时刻重新去温习错题集。首先把做错的题,再重新完完整整地做一遍。做完之后对照答案,看看自己还存在哪些问题和缝隙。假如答案正确,那么就将这道题划去,不必再浪费时刻。